華南永昌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-個股新聞
產品線齊備 提供多元選擇...
「先將腳步站穩,往上跳才有穩健的基礎」。華南永昌投信董事長黃昭棠上任兩年半多,期間致力深根固本,以傳之百世的基礎建設工程,包括建立專業營運團隊、推動資訊系統升級、主機委外代管、建立系統異地備援,進而做到三大提升,包括基金績效、基金規模、運營強韌性,成效斐然。
黃昭棠是國內ETF產品問世的主要功臣之一,在業界以點子多、人緣佳著稱;轉換跑道到華南永昌投信,已使華南永昌展現不同以往風貌。以下為專訪紀要:
問:接掌董座以來大力延攬人才並調整組織,成效如何?
答:新團隊運作兩年半,可從三面向看成績;首先是績效,2023年華南永昌投信12檔基金,有五檔績效居同類型基金前四分一、八檔基金績效居前二分之一,展現投資團隊面對市場變化的專業能力,另一方面,2022年底拿到勞退基金標案,為華南永昌投信成立30多年來首次爭取到政府基金代操,都是對公司轉變的肯定。
其次,從規模來看,公募產品成長36.8%,如加上全委代操則成長43.9%。第三個面向是營運韌性提升,包含資訊系統升級、並將系統主機搬到中華電信機房做主機代管,2023年進一步完成異地備援,以確保營運不中斷。新的團隊將結構的強韌性、完整性做到位,這是爭一時,也是爭千秋的工程。
問:對華南永昌投信的短、中、長期的規劃為何?
答:現階段做好產品線長期規畫,備齊產品線,以滿足更多投資人資產規畫所需,因此2023年上、下半年各募集一檔華南永昌全球投資等級債券基金、一檔華南永昌未來科技基金;未來希望可以參與市場創新性產品,例如主動式ETF、組合型ETF、不動產證券化等。
中長期則從產品導向變成客戶導向,對客戶的溝通從單純講產品績效,變成提供解決方案,例如目標報酬商品,又如元件型產品,例如組合型產品可將市場產品納入。長期則希望做到平台化、智能化,以面對下一世代客戶。當中的平台化是讓投資人得到資訊,是一種協助交易的角色,智能化則是運用AI等新科技,將投資商品的風險、收益、報酬等做到對稱性,又或是提供理財機器人服務。
問:短中長期目標時程為何?
答:沒有一定時程,如果時程比預期快,可將基礎打得更扎實;若比預期慢,可運用資源加速。例如2014年金管會開放槓桿型、反向型與期貨ETF,當年負責首宗槓桿型、反向型同年10月31日即上市,即是運用內部資源。
問:主管機關今年可望開放主動型ETF,對於尚未切入ETF市場的業者是否有新契機?
答:主管機關若開放主動型ETF,可為投資人提供更多元投資選擇。現階段必須觀察主動式ETF是否還在ETF設計架構,或已跳過ETF框架。但可確定的是,對有堅強投資背景的公司而言,將增加一項可與市場溝通的產品,例如2023年台股大盤上漲只約26%,但華南永昌台灣環境永續高股息指數基金報酬率可高達67%,其中有兩大意義,一是高股息概念可帶來比大盤更高回報,二是相較於純指標產品,高股息、主動式等架構為投資人呈現多元選擇。
問:2024年的業務目標?
答:過去兩年一直在強化公司營運韌性,同時募集新基金,帶動公募產品規模成長,預計2024年仍可維持30%至40%的成長速度。為持續成長動能,提升產品線的策略有二項,首先,因應2024年市場波動可能加大,將進一步強化高股息產品;第二,因應聯準會(Fed)今年有望進入降息循環,固定收益商品將更多元設計,例如債券商品,從原有的投資等級債,延伸至新興市場債。
問:公司在產品面、管理面的ESG作為如何?
答:投信公司發行ESG相關產品時,往往大量採用國際資料庫,優點是有完整的資料紀錄,但可能只有大品牌公司;台灣有不少中小企業的ESG也做得很好,但無法被國際資料庫涵蓋,可能出現「流動性傾斜」,未被納入的公司恐有流動性壓力,無法真實反映其價值。
華南永昌投信希望ESG商品的投資評量範圍可更廣泛,「華南永昌台灣環境永續高股息指數基金」採用台北大學首創「SEED」評鑑架構,成為首檔採用本土永續指數的基金;當初花了超過一年時間,階段性排擠到產品排程,但結果成效良好。
2024-01-27
By: 摘錄經濟A 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