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運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-個股新聞
巴士全面電動化 還有長路...
國發會規劃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,2030年市區巴士將全面電動化,屆時1萬1,700輛電動巴士會在馬路上跑。不過,截至去年11月底,實際掛牌的電動巴士不到1,700輛,客運業者直言:「大家都還在摸索,包括電力供應、場站土地、電巴技術的妥善率還不成熟,都是風險。」2030年能否達標?很拚!
「我們的進度已經慢很多了」,台北市交通局副局長葉梓銓表示,現在國產電動車的選擇性少,只有華德、成運兩家車廠可選擇,客運業者興趣缺缺,數量也拉不起來。
交通部去年新規定,客運業者必須購買符合國產化十項標準的電動巴士,才能得到補助;然而,現在只有華德、成運兩家業者的兩種車型達標,客運業者只能從中選擇,否則不能申請補助,在選擇性有限的情況下,業者買不下手,以致台北市迄今的電動巴士申請量有限。
葉梓銓的看法,反映在數據上。過去三年,交通部積極推動電動巴士示範計畫,原定2023年底,電動巴士應達到2,300輛,但整體進度落後將近20%,距離2030年的終極目標,達成率更不到15%,未來七年要迎頭趕上,挑戰很大。電巴國產化本來是政府想要扶持電巴產業的美意,卻變成阻礙。
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郭子義分析,儘管電動巴士可以幫業者省下很多動力成本,例如,柴油公車跑一公里大約10元,電動巴士不超過5元,便宜划算,但產品好用也很重要,「我們支持國產化政策,希望買電動車有更多彈性,不要有太多限制。」
不具名的客運業者透露,這兩款車很好,但是對於電池容量與衰退率,都有擔憂,舉凡路線較長的駕駛員會有里程焦慮,業者也擔心電池衰退率高,就要更換,這些都會增加成本,影響業者換購電巴的意願。
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副司長林福山也認為,一輛柴油電力公車不到400萬元,電動巴士要價990萬元到1,200萬元,政策上路是否能兼顧客運業者營運要求?選擇性是否足夠?這些問題都要在2030年前處理,「時間很急迫,必須努力。」
此外,台電的供電問題,也讓客運業者叫苦連天。中興巴士董事長呂奇龍說,在電動巴士場站設置充電樁,必須依賴台電的電力供給,但每一區的用電都有契約容量限制,不能超過。例如在民生社區的場站,區位在住宅區,就不能給太高的契約容量,建置充電樁的數量就會被限縮。
還有的地區,例如南港、內湖和新北市的八里,當初台電規劃電網或變電所時,沒有想到現在會增加這麼多電量的使用,當場站的電動巴士充電時,就會碰上供電瓶頸。
另一個問題是,由於電動巴士充電時間長,場站所需的面積比過去柴油公車的面積更大,呂奇龍認為,若要達到市區巴士全面電動化,政府應先規畫好長期的電動巴士停車充電場站,不能再像以前讓客運業者自己找地。
呂奇龍擔心業者過去設置的場站,常常被地主趕,「若未來充電樁設備等硬體設施一旦建置好,業者做了大筆投資,就不能再讓場站移來移去,否則沒有人願意投入電動巴士,政府應有配套的思考,協助業者找長期的場址。」
葉梓銓也認同政府應在場站設置扮演更積極的角色,台北市政府已規劃,未來要設置電動巴士共享場站,各家客運業者在自己的場站裡,也應設置一或二個充電樁,提供別家業者充電。
2024-02-18
By: 摘錄經濟A9版